一件連乾隆都愛不釋手的寶貝
翻閱歷史,有那麼點童心,又好玩古物的皇帝,
乾隆皇自是榜上有名。
乾隆喜愛名畫古物,美學涵養不在話下,
而這樣見多識廣,學富五車的乾隆,
也有這麼一件愛不釋手的寶貝
這件寶貝,就是葫蘆。
口小肚大,把福氣和寶貝兒通通裝進來!
葫蘆,因其諧音「福」與「祿」
有大吉大利之意,備受皇家喜愛。
據載,康熙曾令雍親王胤禎,
將當時11歲的乾隆送到圓明園學習,
入宮當晚,康熙爺即送孫子一件
四方型的「葫蘆筆筒」作為見面禮,
至此,種下日後乾隆珍愛葫蘆的因子。

喜愛寫詩的乾隆,
面對珍愛的葫蘆,自然多有感悟。
一日乾隆睹物思「爺」,
題筆寫了一首《詠葫蘆筆筒》詩:
豈知貯筆成清供,徒憶含飴拜聖恩,
此情此景,令聞之淚下。

或是童玩回憶,亦或葫蘆福祿的吉祥好口彩,
乾隆的把玩中,葫蘆瓶、葫蘆罐、葫蘆玉不可勝數,
多年後,乾隆再題《詠葫蘆瓶》一詩;
碗盤富有印成模,似此花瓶新樣殊
大小葫蘆連蔓綴,物毋忘本若斯夫
大意即是:做瓷器有模子,結葫蘆有蔓子,
做人有根有源,莫要忘本。
時至今日,物轉星移,
當再次面對「葫蘆」,
「大吉大利」是老祖宗的智慧,
更有的,是貫古穿今,
對吉祥美好的深切祝願。
